品鉴·棕南

子宫内膜异位症?危害女性健康的现代病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常见于30~40岁左右的育龄女性,是仅次于子宫肌瘤的第二位常见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发病率显著上升,在生育年龄女性的发病率为10%,其中8%~30%为妇科手术。50%并发不育,80%有明显痛经。生殖系统疾病为女性常见的良性肿瘤,以增生、浸润、转移、复发为特征,是妇科疑难病之一,严重影响中青年女性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1.症状。
(1)痛经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典型表现,通常是在月经来潮前1~2天开始,然后逐渐减轻,直到月经干净后消失。严重者还会有疼痛感,即使服用止痛剂也是无效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灶内有出血,会刺激局部组织的炎症反应。与此同时,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分泌的前列腺素增多,导致子宫肌挛缩,痛经更显明显。
(2)月经不正常的症状有月经过多、周期紊乱等症状。女性月经不正常多是由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对卵巢功能有一定的影响。患有内异症的人会出现卵巢功能紊乱,比如排卵异常等。
(3)不孕症患者通常会有不育的症状出现,而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不育率是40%~50%。由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常常会导致输卵管周围的粘连而影响卵母细胞捡拾;也可能是由于卵巢病变而影响排卵。
(4)阴道直肠隔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会导致性交痛(深部触痛),在月经期间排便次数增多,疼痛(中急后重)。
(5)其它子宫内膜异位的患者,会出现周期性尿频、尿痛、血尿。子宫内膜异位症在腹壁和脐部可有周期性的局部肿块和疼痛。肠内膜异位病人可能会有腹痛,腹泻,便秘,甚至有周期性的少量便血。输尿管受到异位膜侵犯压迫时,可发生单侧腰痛及血尿,但很少见。
2.症状。
当做妇检的时候,可能会发现子宫直肠陷窝,子宫骶韧带或宫颈后壁碰到一个或多个硬的小结节,如绿豆、黄豆等,触痛明显。女性阴部异位病变多位于后穹隆,检查时可以看到触痛性结节,严重者还会出现黑色紫色。卵巢血肿常粘附于周围,固定,检查时可接触到张力较大的包块并有压痛,破裂后内出血,表现为急性腹痛。
宫内膜异位的治疗方法。
病人的年龄、生育状况、病情有很大差异。如果情况比较严重,或者症状过于严重的痛经,或者盆腔检查发现内膜性结节已经确定,则需要进行药物或手术治疗。
1.药物治疗。
采取抗或抑制卵巢周期内内分泌的药物治疗。原为睾丸酮一种雄性激素,因副作用较大,作用也不够强,逐渐被抛弃了。之后又逐步发展成假孕治疗和假绝经治疗。
(1)使用孕激素类药物进行假孕治疗,长期以较大剂量连续服用,使月经停止来潮,子宫内膜和异位子宫内膜在药物作用下发生类似妊娠的反应,因此也称假孕疗法。安宫黄体酮、普维拉、内美通等是临床上常用的肌注药物,是临床上常用的外用药。该治疗至少要持续六个月,才能使异位内膜停止活动,最终发生萎缩,从而获得疗效。
(2)假绝经疗法丹那唑属于雄激素衍生物,效果较好,但不良反应较大。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是一种常见的药物,通常被称为GnRHa,这种药物对卵巢功能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使之几乎完全丧失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因为本药是一种长效的缓释剂,所以在一个月内皮内注射一次就很方便了。这种药物可使子宫内膜发生类似绝经的女性的内膜萎缩现象,因此被称为假绝经治疗。
2.外科治疗。
通常认为发生在卵巢上的巧克力囊肿,病变体积往往较大,或者发生在其它部位异位性结节,以上者直径2公分,不容易被药物控制,而需手术治疗;或经过半年甚至一年的药物治疗,如果情况还没有好转,也应该考虑手术切除。如年轻,无子女,手术时通常仅切除内膜异位病变,保留子宫及正常卵巢组织,称之为保守操作。此方法保留了生育的可能,但有可能复发。如果已经生了孩子,而且病人年龄较大(大于35岁),可以切除子宫,同时切除内膜异位病变,但保留正常卵巢组织,称之为半保守手术。长期来看,本方法疗效好于保守手术,但不能完全预防复发。如病人接近绝经期,或者内膜异位病灶范围太广,难以彻底根除,手术时应同时切除子宫卵巢,称之为根治性手术。
近几年腹腔镜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尤其在国外,腹腔镜和GnRHa药物联合使用,已成为一个日益广泛的治疗方法。
在明确诊断之后,综合考虑患者年龄、生育要求、病情严重程度、症状和病变范围等因素,可以采用药物或保守手术治疗。针对内异症性不育,建议应用激素类药物、中成药或腹腔镜治疗,以控制症状、生儿育女。
成都妇科医院在线挂号预约咨询电话:028-67643635
- 上一篇:得子宫内膜异位症能否做人流?
- 下一篇:子宫内膜异位的危害